当前位置:首页>>读书

说吃——崔金生

【发布时间】:2006-07-03

  “人生在世,吃喝二字”,国人似乎把“吃”字,放在高于一切、大于一切的位置。
  人生一做胎,就不能让孕妇“缺嘴”,为了肚里的孩子,凡有条件者,无不鸡鸭鱼肉地猛吃猛喝。产期将至时,娘家还要送上一百个鸡蛋、生枣、粟子等,名为“催生礼”。人一落生三天,全家庆贺,有的要大办酒席,一般人家也要吃“洗三面”,还要举行“开奶”仪式,用酒、肉、糕、糖等物制成汤水,往婴儿嘴里抹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吃了糕,长得高;吃了肉,长得胖;吃了酒,福禄寿;吃了糖和鱼,日日有富余……”接着还要讨亲友、邻居的米粮,做“百家饭”吃,还要办满月礼、抓周礼、命名礼等等,都离不开吃。
  恭贺人家小孩时一般都要说:“这孩子有福相,嘴大,嘴大吃四方。”长大后,给孩子找工作,叫“找个吃饭的地方”;把学技术,看做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;有固定的收入,称做“铁饭碗”“老米树”“铁杆庄稼”等。日子富裕了,生活好,叫“吃香的喝辣的”;有势力叫“吃得开”;有能力叫“吃遍天下”,无能力叫“吃窝头的脑袋”;有东西自己吃叫“吃独食”;吃了东西不给钱叫“吃白食”;靠亲友过活叫“吃白饭”;受欢迎叫“吃香”,不受欢迎叫“吃不开”;怀疑女友叫“吃心、吃醋”;给某人说好话不听,要进行惩罚,叫“敬酒不吃吃罚酒”;事后要承担责任,叫“吃不了兜着走”;受损失叫“吃亏”;害怕叫“吃惊”;管干什么吃什么叫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;蒙受了不白之冤叫“吃冤枉官司”。还有众多的“吃底”“吃劲”“吃紧”“吃苦”“吃里扒外”“吃罪不起”“吃斋”等等。人死后三天还要“吃灵饭”。
封建皇帝讲究“吃一看二眼观三”。贵族被称为“钟鸣鼎食”之家。农户人家讲究“闲时吃稀,忙时吃干,杂以番薯……”,无能力的穷人叫“吃货”等。
  据说海外有位华裔教授,在他的论著中,将西方文化归为男女文化,将中国文化归为饮食文化,看来是有根据的。
  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。中国人好像什么事都为了吃,一切都为了吃,如“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”。节日要吃,正月十五吃元宵、端午节吃粽子、八月节吃月饼、过年吃饺子;节气也要吃,三春吃春饼,暑天要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立秋吃肉为“贴秋膘”,冬至要吃馄饨等等。于是理所当然的结婚要吃,添子要吃,寿日要吃,送行要吃,接风要吃,祝贺要吃。圣人那会儿就提倡“食不厌精”,因此各族人民吃出了不同风味,吃出了千百种名菜、名楼、名厨,饮食的花样品种可称世界之最。《中国民俗辞典》的词目中,最多的是饮食词目,成为中国民俗之冠。
  而今讲吃的风气更为盛行,不断发扬光大,如求人办事要吃,拉关系要吃,走后门要吃,开支撮一顿,升级得请客,得奖要吃,迁居要吃,推销产品要吃,开会要吃,检查工作要吃,过周末要吃……吃出了规格,吃出了学问,吃出了瘾,吃出了不少新名词,如吃青蛙叫“快四”,吃乌龟叫“慢四”,什么吃营养、吃感觉、吃环境……而且什么都敢吃,你吃云中雁,我吃海底鲜,你吃穿山甲,我吃“通天燕”,吃娃娃鱼,吃活猴脑,吃大鸵鸟、野山鸡等等,都吃邪了!
  还出现了什么“吃社会主义”,“吃公款”。有个副局长,上任仅一年,就吃掉一座楼,群众说这些贪官在吃上是“大款不如公款,公仆胜过老板。”说他们“一顿吃掉一头牛!”等。那位局长吃成了腐败,吃成了死囚!
  看来这些低级趣味、野蛮的胡吃海塞,该刹一刹了,饮食文化的“吃”,若与灾害连在一起,又岂止是没文化!
  眼下不少工作都和国际接轨,为什么在吃的方面从无人提及?我看也该借鉴一些好的饮食文化,比如美国人讲究用“脑”吃,即把吃建立在医学、健康的前提下,吃什么都用脑思考,选择什么应吃,什么不该吃,这样符合营养学,在营养的前提下再讲色味香,做到好吃又利身。这样才能既得吃趣,又利身心。才不会吃出腐败,吃出高血压,吃出糖尿病……